公务员备考:言语表达(4)
1.下列加括号的虚词使用无误的一句是( ) 。
A.先辈[既然]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典范,那么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日益推进的今天,领导干部应如何去做呢?
B.有人说一切都是命运,[假如]是命运,也该像贝多芬说的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做生活的主人。
C.[即使]从科学的观点看,知识是假的、错的和有害的,只要知其假、错和有害, 就可以将其变成有用的东西。
D.长期以来,社会上都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以及教师的硬性指标,[尽管]中央一直反对这样做。
2.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分厂厂长为了这批出口订单,[宵衣旰食],带领工人们日夜奋战,终于赶在规定日期前圆满完成任务,受到总公司的表彰。
B.泰国的“大象画家”,彼得为它的大象伙伴画的肖像画惟妙惟肖,色彩缤纷,游客们都觉得[不可理喻],惊得目瞪口呆。
C.年逾花甲的国际机构领导人谈起《论语》来[如数家珍],一个外国人竟有如此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让在场嘉宾不禁暗暗称道。
D.作为央视数一数二的花旦主持人,她竞以“工资低”为由毅然抽身,使自己在央视的大好前程[戛然而止]。
3.近几十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⑤⑥③④①
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长(qí) 悚然(sù) 彰善瘅恶(dàn) 韬光养晦(huǐ)
B.人寰(huán) 攫取(jué) 寻瑕伺隙(xì) 啮臂为盟(niè)
C.抵牾(yǔ) 横亘(gèn) 造福桑梓(zǐ) 筋疲力尽(jin)
D.鞭挞(tà) 骨骼(gé) 辗转反侧(niǎn) 蜚声中外(fěi)
5.偏见是人的历史存在状态,是一切理解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合理的偏见是由历史传统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传统中,传统是无法超越的东西,而接受了传统也就意味着看问题有了自身的视角,意味着看问题的偏见性,因此, 。而盲目的偏见则是由于认识上的主观错误,如盲目崇拜权威,轻率下结论等原因造成的,这种偏见是应当克服而且是可以克服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合适的一项是( )。
A.这样的“偏见”不应当是贬义词
B.这些因素在理解活动中起着先人为主的作用
C.合理的偏见是无法避免也不应该避免的
D.这种偏见是可以被理解而且应该被原谅的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辨析关联词语使用对错的能力。
A项虚词位置不当,“既然”应放在“先辈”前面。B项虚词使用不当,应改为表示让步假设关系的“即使”。C项虚词位置不当,“即使”应放到“知识”前面,在“只要”前加“但”。D项虚词使用无误,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C
解析:
A项,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语境为分厂厂长,不恰当;B项,不可理喻指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含贬义,不符合句子语境;D项,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题干中主语为“前程”,不恰当;C项,如数家珍指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A
解析:
根据①中的“也高于”可知,其应排在⑥后,排除B、C选项。根据⑤中的“增长的原因”“增长的事实”可知,①⑤⑥叙述主题相同,应排在一起,故排除D项,本题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B
解析:
A项“悚”应读>sǒng,C项“牾”应读>wǔ ,D项“辗”应读>zhǎn。
5.答案: C
解析: 文段论述的是偏见,并将其分为合理的和盲目的两类,按总分式结构论述。空缺的句子作为第一个分论点的总结,应该是与第二个分论点的总结——“这种偏见是应当克服而且是可以克服的”相对应的。A项句意、句式都不符合;B项亦然;C项严丝合缝,符合题意;D项“被原谅”一词不妥,文段论述的偏见是普遍事实,而非某个人的过错,谈不上原谅的问题。所以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