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辞去中央公务员?—写给弟弟妹妹们的几点建议
题记: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今天是我正式从中央公务员队伍辞职的第941天,时间过得如此飞快,细数起来这941天竟然和漫长的疫情高度重合。因为辞职后立马投入新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所以一直没来得及回顾和复盘过去近10年的政府工作生涯。
昨天晚上应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中心3位师妹的邀请,我们在腾讯会议室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视频长谈,大家相谈甚欢,无限感慨,毕竟毕业两年来大家天各一方、未曾谋面。她们当中有一位现在就职于北京某国家部委,另一位是四川成都选调生,还有一位在深圳做执业律师。简单寒暄之后,大家直奔主题,先是聊了中美关系、世界形势,然后更多的是一起探讨关于政府机关里面的人际关系和基层工作感悟。记忆的闸门由此打开,夜里辗转反侧睡不着,于是便爬起床敲下了下面这段文字,供后来人参考借鉴。
缘起
我老家位于山东省沂蒙山区腹地的一个小山村,那儿的自然环境数一数二,基本原生态。但是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市倒数前两名,牢牢不可撼动。做为一名80后的农村孩子,小时候真的是心酸备尝,大学期间基本上是靠向亲戚借钱和国家助学贷款维持,囊中时常羞涩,泡面常伴左右。贫穷是一种罪恶,那时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希望自己将来有一天可以改变老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让家人和邻里过上不愁吃穿的生活。
人生第一张照片,午后高粱地
我和我的父亲母亲
2010年7月,我从复旦研究生毕业。当时放弃了江苏省公务员岗位,选择以“人才引进”的形式去了黑龙江大庆。那时候除了父母支持我这个决定外,所有亲戚朋友、老师同学都强烈反对,但是我有自己的个人考虑。
2010年7月,告别大学校园
我们村子里面差不多每家都有亲戚闯关东去到了东北,我爷爷的三叔一家永远的扎根在了黑龙江省牡丹江。由于过去家里特别穷,加上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我们两家人七八年才能见上一次面。记得我八九岁的时候,这位曾祖父回山东老家过年。家里房间不宽敞,所以我就和他挤在一张床上,虽然那时我俩不熟,但是心里面却感到莫名的亲切,或许这就是血脉相连的原因吧。
小学期间,父亲去牡丹江做过几次生意,从山东往东北卖苹果、花生和地瓜,然后从东北往山东卖大米和木材,父亲每次去东北都是住在这位曾祖父家里。可惜父亲不大会做生意,赔了很多钱,我们家用了好多年才还清债务。记得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外面下着大雪,我和母亲在家里包完饺子等父亲从东北回来。记不清大半夜几点了,父亲才背着半袋桔子走进家门。那半袋桔子竟是他做生意的全部收入!这一幕,我到死都不会忘记。
2008年春节,中央电视台的开年大戏是李幼斌主演的《闯关东》。我们一家三口围在草房里面,看的心潮澎湃、热血沸腾。2010年5月,我考上了江苏省公务员。有一天,我陪我的室友去参加大庆“人才引进”面试,没想到我和负责招聘的人事局局长聊得特别投缘,结果人家最后没录取我室友,而是相中了我这个陪考者。
当天回到学校,我思考了整整一个晚上:对于我这个出身农村贫困家庭的人来说,留在江苏做公务员是很不错的选择,工作稳定,待遇也非常不错。但是我很清楚自己的内心,我是山东人,从地理上讲,虽然江苏是邻省,黑龙江远在天边;但是从心理上讲,江苏是南方,而黑龙江却相当于半个山东。我是个非常性情的人,所以第二天一大早便打电话给家里,告诉父母我选择去大庆,而不是留在江苏。我的父母真的非常伟大,很少有人会赞成这么“傻傻的”决定。我知道是李幼斌帮了我大忙。
2010年7月毕业后,我第一次去东北,开始了自己的闯关东生涯。在大庆一待就是三年,最开始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不到3个月被领导选拔为秘书,没过多久又被破格提拔为办公室主任。在那里,我受到了领导们的高度评价,和同事们也相处的极为融洽。大庆是我的人生福地,也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
2013年7月,我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到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成为一名中央公务员。五年后,又调入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和中央统战部开阔了我的眼界,锻炼了我的能力,锤炼了我的品质,让我终身受益,永怀感激。能与那么多优秀的领导、同事共事,不枉人生一段路。
因为主要从事侨务文化宣传工作,所以经常需要和世界各地的海外侨胞打交道。几年间,我带着总政歌舞团、东方歌舞团、中央民族歌舞团、北京舞蹈学院等国家艺术团以及杨洪基、阎维文、蔡国庆、莫华伦、雷佳等艺术名家先后去了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亲身感受了这个魅力无限的地球村。期间也多次组织参加“全国两会”现场宣传报道、2015年“9.3阅兵”、国庆招待会、“全球华人音乐会”、“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全球华人书画展”、“世界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伟大的变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展”、中央电视台“中匈手拉手”春晚、湖南卫视春晚等几十项重大国际国内会议、活动。
2013年国宴现场
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发言
缘灭
既然过去的工作那么丰富多彩,为什么还要选择辞职呢?这也是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的地方。其实原因很简单,一个是现实原因,另一个是理想原因。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做为贫困农村家庭出身的独生子,我肩负着为父母养老的重任。父母是勤劳朴实的农民,一辈子只能靠打工和种地维持生计,年老的时候没有退休金、养老金,没有任何保障。许多人误以为中央公务员工资水平很高,我们村的人一直以为中央公务员年薪得有20多万。说实话,2019年我离职的时候每月到手只有8200多元,而且没有年终奖,那可是物价水平高涨的首都啊!这些钱连养活自己都很难,更遑论养家、养子、养父母啦。中央公务员真的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群体,工作强度大、责任大、压力大、收入低,一直在默默付出、无私奉献。
当年报考中央公务员的时候没想这么多,毕竟年少轻狂、以梦为马。可是随着年龄见长,特别是在过了而立之年后,不得不去思考和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山东是一个官本位非常严重的省份,思想比较保守,在老百姓心目中公务员享有崇高威望。在许多人眼里,只有公务员才算是正式工作。否则,即使你年薪百万,官至CEO、董事长,在他们看来也只是一个打工的。坊间有句玩笑话,说的是新时期山东人“不孝有三,无编为大”,虽然有点夸张,不过也基本属实。别人挤破头想考中央公务员,而我却要辞职,其实做出这个决定真的非常不容易。
当时翻来覆去,内心斗争了大半年,另外还有一点虚荣心作怪。但是当我想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一切便简单明了了:假如父母将来年老生病,医生说拿100万元可以救命,拿不出则立马game over,那时候我该如何面对?这绝不是杞人忧天。我的父母生我养我、供我读书,已经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我无法接受上面这种情形,所以必须辞职,给父母一个温暖舒适的晚年。
我曾经仔细观察过身边大龄单身的男性中央公务员,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农村家庭出身,收入微薄的他们和我一样背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所以对于结婚抱有恐惧。
另外一个便是理想原因。因为我英语一直特别好,所以从研究生时代便开始研究美国历史、政治和外交,而且从此研究美国成为我的最大爱好。大庆三年,我几乎购买并阅读了所有关于美国研究的中文书。为了保证读书时间,我放弃了人才公寓的舒适环境,选择在办公室打地铺,每晚看书到凌晨两三点,政府大楼里永远是我的灯亮到最后。冬暖夏凉的大庆地铺成为我最美好的记忆。
在国务院侨办工作期间,我的分管领导是原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先生,他是国内一流的美国专家,一直坚持阅读英文原版书籍。受他的感染和触动,我从2014年便开始阅读美国研究的英文原版书。每次出国我不逛商店,只找书店买英文书。不知不觉六年间,我在北京看的英文书籍已经堆成了整整一面书墙!当然也花光了我的大部分工资。
北京单位宿舍英文书墙一角
随着美国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我越来越渴望成为专门的美国研究专家,所以在2017年正式向单位提出辞职申请,准备前往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攻读美国外交专业博士。但是因为组织安排,直到2019年才正式批准离职。而那时中美关系已经发生质的变化,鉴于我的工作经历,美国不再允许我入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给自己十多年的美国研究一个交代,我选择去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中心就读,从而认识了文章开头说的那三位师妹,并成为人生挚友。
这便是我辞去中央公务员的始末。接下来我想根据自己的有限经历给那些正在准备公考的弟弟妹妹们提几点建议,希望你们能够更加理智的做出人生选择,少走弯路、错路、断头路。
一、要不要考公务员?
中国经济保持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体量已经十分庞大,本已面临增速下滑的“新常态”,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以及俄乌冲突无异于雪上加霜。更为严重的是中美“新冷战”趋势无法逆转,美国今后无论哪个政党执政,都会进一步拉拢其盟友遏制中国发展,经济脱钩、产业链转移、撤资、贸易壁垒、技术封锁、打压中国企业等手段会日益常态化。目前,欧盟、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逐渐转向,我国外部环境异常严峻。
这种国际形势下,中国企业举步维艰,未来就业市场将大幅缩水。与此同时,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却不断增多,就业压力陡增。政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只能继续扩大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编等招录规模。工作“稳定性”将成为绝大多数人择业的首要标准。据统计,大约3/4以上的2021届北大、清华毕业生选择进入体制内工作。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猛增60万人,达到212.3万人,同比增长近40%。
天地间,人为贵。中国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有理想、有责任、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人才涌动。如果你有志报效祖国、建功立业,那么恭喜你生逢其时!勇敢的、坚定地去考公务员吧,如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做一名新时代的新青年,国家需要你!
如果你没有这么远大的理想,只是希望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承认或者难以启齿,毕竟人生不易,活着就是胜利。每个人的家庭、性格、喜好都不相同,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做领导或者适合做领导。如果你上岸后能够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一名优秀的贯彻执行者,做一个靠谱的螺丝钉,那么你对于中国这艘巍巍巨轮也是有价值的,不要为自己成不了发动机引擎而自责。对于这样的你,公务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是希望将来能够光宗耀祖,或者是玩弄权术,亦或是希望通过当官发财致富。我劝你醒醒吧!现在都已经是21世纪了,脑子里面的这些千年糟粕该丢掉了,中国政府不是清政府,共产党不是国民党,新时代也不是旧社会,你要是抱有这些幻想,将来大概率会牢底坐穿、贻笑大方。大大说得好: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做官。作为一名过来人告诉你,2012年底以来的政治风气的确是为之一变、大为改观。而且大多数高级干部的个人修养、文化水平远不是你所能及的,眼见为实,我庆幸自己能够亲身领略许多领导人的个人风采和魅力,千万不要让无知限制了你的想象或者助长了你的臆想。如果你是这种人,我奉劝你不要考公务员,免得祸国殃民、害人害己,赔了夫人又折兵。
二、应该考哪个地区的公务员?
一是关于工资待遇。如果你的家庭条件不错,不需要过多考虑个人生计问题,那么你的选择范围就大的很多。如果你和我一样,承担着许多养家养老重任,需要考虑工资待遇,那么你一定要慎重选择。
一般来讲,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公务员工资待遇越高。从全国来讲,广东、浙江、江苏的工资水平最高,特别是这几个省份里面的发达地市,比如深圳、广州、杭州、苏州、无锡、南京等城市,年薪均在20W以上。当然这些省份也有不太发达的地区,比如粤西、苏北地区,待遇要低许多。大家要明白一点:工资不是以省为单位统一制定的,是由各地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和财政能力划定的。同一个地市,区里的工资一般远高于县里。
虽然上海、北京的公务员工资水平也差不多,但是这两个城市的生活成本实在太高,所以你要想清楚。相比之下,天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天津紧邻北京,生活节奏慢,物价相对较低,天津人热情,说话自带喜感,是一座宜居宜业的优质北方城市。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西部偏远地区工资都很低,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会有许多补助。我的一个朋友在云南大理某个县的乡镇做公务员,每个月大约有1w左右的收入。
如果你想考山东公务员,那么青岛、烟台、济南是不错的选择,这几个地方的公务员工资水平远高于省内其他地区,当然考试竞争压力也会更大,特别是我所生活的青岛。
二是关于方言地区。如果你想报考一些方言地区,特别是南方的基层岗位,你需要深思。中国地大物博,同样也意味着各地风俗迥异、方言不同。北方地区方言虽有差异,但是大家彼此之间尚可交流,而南方十里不同天,方言差异非常大,比如温州话自带密码,外地人根本听不懂,更难学会。虽然国家已经普及了普通话,但是许多地区还是以讲方言为主,基层工作者要面对人民大众,如果你懂听不懂人家在说什么,怎么进行有效沟通?如何有效开展工作?此外,即使你和当地的公务员同事朋友一起聚会,饭桌上大家还是更习惯讲当地方言,你会非常尴尬,难以融入。
三是关于离家距离。许多山东学生喜欢全国巡考,号称山东考公大军,考了一省又一省,哪里考上去哪里。当然,这里面有很多的无奈和心酸,因为山东人口太多,考公人数太多,省内竞争压力太大,只好被迫背井离乡。但是这里面有几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否则即使上岸后也会追悔莫及。
许多考生不了解政府运作模式,以为先随便考个地方,将来再找机会调回老家。这就大错特错了,能够跨省调动至少也得是副处级以上级别,在地方工作,能有几个人达到副处级以上级别?即使你非常优秀也非常幸运,最后成功熬到了副处以上级别,那时的你估计已是“乡音无改鬓毛衰”,没几年也可以退休回老家养老了,不再需要调动了。
还有些人坚信自己将来能够考进中央,所以天南海北都敢闯,犄角旮旯都敢钻。但是每年中央公务员的招考名额只有2000人左右而已,考不上并不代表你不优秀,而是因为考试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不管做什么行业,要想成功一定是离不开实力+运气,二者缺一不可。多少人一开始是心向北京,最后却客死他乡、泪流两行。
许多公务员岗位是有5年最低服务期的。等过满5年,即使你还初心不改,依然还要往上考,那时候的你很可能已经拖家带口,成为奶爸、奶妈啦。限制你的因素会变得更多,我身边许多中央遴选干部都是长期两地分居,个中心酸不是你能体会的。
所以我对你的忠告是:如果你想考离家很远的地方公务员,一定要做好一辈子扎根在那儿的心理准备,否则上岸后你的工作会变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身边的不幸案例实在太多,不想再多你一个!
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洋洋洒洒写了许多心里话,说与后来人听。如果这些话能对迷茫中的你、勇于追梦的你、愈挫愈勇的你有那么一丁点帮助,真是善哉快哉!